现在常用的各种中成药种类繁多,其中所含的药物很多都相同,且其中不能像西药一样明确各种成份的含量。如果我们要开这些药物,建议不要多种中成药同时服用。
西药中也有复方制剂者,如各种感冒颗粒,一定要注意不同商品名称、却为同一种药的叠加服用。
像 VC 银翘片、三九感冒灵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都含有退热成分的“对乙酰氨基酚”;又像复方锌布颗粒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不同退热剂中都含有“氯苯那敏(扑尔敏)”等等。
所以一定要熟读药品说明书,熟悉常用药物在儿童的用法、用量;熟悉常用复方制剂中各种成份的含量;熟悉公认的用药禁忌。
有些药物有着相似的副作用,如一个发热、咳嗽的孩子,可能会用到:异丙嗪、克咳敏(二氧丙嗪)、止咳颗粒类中药、退热类的复方制剂(氨酚黄那敏颗粒等),其中都可能会有镇静的副作用,患儿这样“综合治疗”3-4 天后,会出现嗜睡, 几天才缓解。
儿科常用的西药类“感冒颗粒”如小儿三九感冒灵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、复方锌布颗粒、护彤颗粒等,其主要目的为退热,如果不发热,只有打喷嚏、流清涕等鼻炎表现,并不推荐以上复方制剂,如果其有效,也是其中的“氯苯那敏”在起作用,还不如用氯苯那敏口服治疗来的直接。
发热时,不要把两种退热药一起服用,常见到患儿发热时一起服用复方锌布颗粒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。尤其是,常见到医生交待把以上的某种退热药一天三顿,不管有没有发热,都配合使用。可能在病初,患儿一天都在发热,这样用倒也不算很差,可是家属往往拿了药、不再发热就不复诊了,常见其把退热药配合抗感染药物一直服用 7-8 天以上。
所以,开药后,一定多交待几句,减少患儿服错药的机会,发现家属可能有误解的情况,一定在下次交待病情、指导用药时说清楚。
10. 其他
有些疾病本身无特效治疗,如大多数的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、病毒性腹泻等,此时不宜在药物的使用上抱太大的希望,而应该作对对症、营养、补液支持的工作。